Cailyn
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首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实现康养家居场景落地。
凌晨 3 点,在 24 小时便利店,机械臂正在忙碌且精准分拣货品;在上海大型医院,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在辅助完成高精度微创手术;在某品牌汽车工厂,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同步完成分拣、搬运与精密装配;在餐厅后厨,炒菜机器人日均出品 800 份盖饭;在银行,智能客服正在处理着金融咨询… …
这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入大众生活。
2025 年春晚,首次出现人形机器人群舞表演,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文化完美交融的视觉盛宴。4 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来自北京亦庄的一款智能机器人成功完赛,创造历史。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从「机械奴隶」过渡到「智能同事」,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构人类文明。
一、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
2024 年两会,“人工智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单独列为政策章节,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优势与制造业基础、市场规模结合,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这一政策利好将有力提振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动能,各行业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整合的步伐有望提速,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推动力。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未来 10 年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从 2025 年到 2035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 3985 亿元增长至 17295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5.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预计到 2030 年,中国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或将突破 1 万亿元。

(图一: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速预测)
二、银发时代与时间贫困催生刚需,具身智能有望突破“最后一公里”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突破 3 亿,其中独居老人超过 1.2 亿。“银发时代”到来催生养老系统的完善,而目前国内传统养老模式仍存在致命缺陷:
某三甲医院调研显示,65 岁以上老人跌倒致死率达 10%,而传统摄像头只能“事后报警”,无法主动干预。更令人揪心的是,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数据显示,83%的独居老人因隐私顾虑拒绝穿戴设备。
而现实痛点同样触目惊心:上班族因加班无法照顾独居老人,普遍面临高负荷保姆雇佣压力;而中产家庭则存在“时间贫困”现象,日均家务耗时达 2.5 小时,扫地机器人仍需人工倒垃圾,洗衣机要手动晾晒,洗碗机归置餐具还要 0.5 小时等;同时在智慧养老方案中,传统摄像头仅能“被动监测” ,无法主动干预老人跌倒或火灾风险……
人力短缺与情感陪伴缺失,让智慧康养家庭服务成为亟待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提供破局方案,打造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实现日常照护、 医疗辅助、情感陪伴等功能,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问题,开启“无边界服务”新纪元。
三、破局之作:国内首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实现康养家居场景落地
在此背景下,深耕智能机器人领域十余年的亿嘉和正式进军具身智能,其成熟的研发体系、已验证的商业化能力以及丰富的场景落地经验,构成了显著的行业竞争优势。通过整合核心研发资源与产业资本,成立了麟动科技,该公司将面向全球市场推出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聚焦高端康养与智慧家居两大核心场景。
基于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全链条研发体系,麟动科技实现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垂直整合与产业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形成涵盖关键组件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再一次验证了亿嘉和布局具身智能具备天然的技术延展性优势。
凭借"小脑控制+触感皮肤"双技术引擎,构建起智能机器人领域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两项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边界,更在人机共融场景中开创了安全交互的新范式。
小脑控制: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性能的电机,融合动态路径规划、力矩反馈及多传 感器数据,使机器人实现对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确保设备在狭小家居空间内完成避障、负重搬运等任务,同时配备防误触保护策略,在护理辅助场景中保障人机交互安全,显著提升服务可靠性。
触感皮肤:结合柔性电子、纳米技术和智能材料,模拟自然皮肤的触觉、温度和压力感 应功能。通过多模态传感阵列实现毫米级压力感知,以确保机器人在与人类接触时不会造成伤害,并且可以判断老人情绪状态,提供情感支持,成为老年人群的“智能伙伴”。
以突破性核心技术为支撑,该机器人在康养与家居领域打造了全天候、全场景的智能服务生态,真正实现了"24 小时智慧管家"的落地应用。
在康养服务场景中:为养老机构和家庭提供一体化的康养服务方案,包括跌倒检测、健 康数据实时监测、远程医院数据共享、紧急呼救等功能,多模态情感识别技术还能实现与老人聊天互动,提供超高情绪价值,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智慧家居场景中:依托行为感知与数据分析技术,搭建定制化家居服务生态系统。针对家庭照护、生活协助等场景提供动态化服务适配,如家务劳动、看护等,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形成从健康管理到生活支持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亿嘉和独有的“硬件自研+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模式,正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康养、家居等场景的技术迁移与产业落地,为行业提供从关键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9 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159 亿元,家居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超 40%。未来,人形机器人的竞争将聚焦两大核心:一是小脑控制技术驱动的运动智能,决定其在复杂场景中的适应性;二是触感与情感交互能力,关乎用户信任度的建立。
随着成本下探与技术迭代,人形机器人有望从高端市场渗透至普通家庭,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当机械臂学会“思考”,当传感器读懂“情绪”,人类将真正告别琐碎劳务,重获探索生活本质的自由——这或许就是技术赋予文明的最温柔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