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走进比亚迪总部,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球销售数据:每分钟就有8辆比亚迪新车开下生产线,驶向世界各地。2025年上半年,这家中国新能源车企交出了一份惊人成绩单:净利润136亿元,同比暴涨90%;全球销量214.6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狂销47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32%。

而在2003年,当这家电池制造商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多少人等着看笑话?二十年后,比亚迪不仅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更在2025年6月以35.79万辆的全球销量历史性进入全球车企前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当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这家中国企业为何能成为行业标杆?我们又该向它学什么?
技术硬实力:从跟跑到定义行业标准
比亚迪成为标杆企业的核心密码,首推其硬核技术实力。

在比亚迪技术博物馆,一排排专利证书无声诉说着创新故事。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比当年净利润还高,同比增长36%。更惊人的是,在2011至2024的十四年间,比亚迪有十三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于当年净利润。
这种长期投入结出了硕果:
刀片电池:彻底解决电池安全痛点,通过严苛的、碾压测试,提前通过新国标全项检测,已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两轮车全场景。
第五代DM技术:将NEDC工况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创全球新低。这背后是150万车主累计28亿公里行驶数据构建的“超级题库”,驱动AI模型持续优化能耗策略。
兆瓦级闪充:5分钟充电400公里,消除续航焦虑。当其他企业还在PPT阶段时,比亚迪已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覆盖主干道。

高端技术下放:价值百万的仰望U8搭载的易四方技术和云辇-P系统,能在各种路面实现原地掉头。而比亚迪将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下放到13.98万元的海狮06车型,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高端安全技术。
“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研发。”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这句话,道破了技术自研的战略定力。
全球突破:从本土王者到国际巨头
走进比亚迪的全球作战室,一幅世界地图上闪烁着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标识。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堪称教科书级案例:
欧洲市场:啃下最硬的骨头。在西班牙月销破万、增速756%;在意大利拿下10%市场份额;在英国销量同比暴增620%,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四年前,比亚迪在整个欧洲年销量仅一千多辆,如今仅英国一季度就达0.93万辆。
南美奇迹:2022年在巴西仅售260辆,2025年上半年狂卖4.7万辆,是第二名到第十名总和的两倍!巴西总统卢拉选择比亚迪唐作为官方座驾,彰显品牌认可度。
亚洲逆袭:在泰国夺得新能源和纯电双冠军,纯电市场占35%;在新加坡成为乘用车销量王;在香港市占率超30%,每3辆新车就有1辆来自比亚迪;甚至在日本市场邀请国民女神长泽雅美代言,在丰田本田老家撕开缺口。

本土化战略:在泰国罗勇府、巴西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泰国工厂2024年7月竣工后,不仅创造大量就业,更在2025年泰国国际车展中以“比亚迪+腾势”超1万辆的订单量,历史性超越丰田。
战略定力:十七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
比亚迪的崛起之路,是一部长期主义的教科书。
当2008年比亚迪推出首款混动车型F3DM时,传统燃油车仍是市场绝对主流。十七年间,比亚迪坚守DM技术迭代,从技术破冰者成长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王传福的战略眼光精准锁定关键赛道。当行业争论技术路线时,他坚定选择磷酸铁锂路线,最终 “几乎以一己之力把行业拉回到磷酸铁锂电池方向” 。

这种定力在争议面前尤为珍贵。当“价格战”引发行业质疑,甚至被同行暗指“存在安全偷工减料”时,比亚迪没有陷入口水战,而是以两张沉甸甸的证书回应: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提前通过电池新国标全项检测,获得中汽中心权威认证。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比亚迪血液的基因。当短期利润与长期投入冲突时,他们选择后者;当市场质疑与战略方向矛盾时,他们坚守初心。
向比亚迪学什么:标杆企业的三重启示
1. 技术自研的生死线
比亚迪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从电池到电驱,从电控到半导体,比亚迪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参观其研究院,工程师介绍第五代DM技术的AI模型时强调:“当硬件效率达到极致,0.3L油耗的突破来自180万种工况的精细化策略。”企业应将年营收的固定比例投入研发,建立技术护城河。
2. 全球布局的战略观
比亚迪的出海不是简单卖车,而是技术标准输出+本土化深耕。在巴西,他们针对热带气候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在挪威,为冰雪路面开发特殊模式;在泰国,推出右舵专属车型。学习其“一国一策”的精细化运营,先聚焦核心市场建立桥头堡,再通过本土化生产辐射周边。
3. 科技平权的使命感
比亚迪最颠覆行业的,是将百万级技术下放到15万级车型。云辇-C系统普及到海狮06,使普通家庭也能享受高速爆胎稳定控制技术。企业应思考:如何让高端技术普惠大众?比亚迪的答案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体验,让“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成为现实。
标杆之光:照亮中国智造未来

站在比亚迪总部观景台,一辆辆满载新车的滚装船正从深圳港驶向全球。不远处,技术研究院灯火通明,工程师们正在攻关下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
今年8月,比亚迪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四,把BBA、保时捷等传统豪强甩在身后。
比亚迪的标杆意义,远不止商业成功。它证明了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它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它更展现了一种可能: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定力,中国企业可以站在全球产业之巅。
当巴西总统的比亚迪座驾驶过里约街头,当泰国出租车换上BYD标志,当欧洲家庭开着比亚迪接送孩子——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一个国家产业崛起的缩影。
学习比亚迪,就是学习如何用技术创新赢得世界尊重,用战略定力穿越产业周期,用使命担当实现科技平权。这或许就是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成长密码。

离开比亚迪园区时,一块蓝色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为地球降温1℃”。这不仅是比亚迪的绿色愿景,更是中国企业对世界的责任承诺——而他们正用车轮上的革命,让这个承诺驶向全球。
本周标杆学习活动案例分享:

定制企业考察,企业培训,标杆企业公开课学习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
联系电话:400-816-5816
13327717315
